新闻动态

【文理News】智汇经典,艺融中西——英国剑桥莎士比亚戏剧团文理交流会

来源:教学科研管理处 作者: 编辑: 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7:38  打印

414日上午9时,英国剑桥莎士比亚戏剧团一行应邀来到南宁理工学院文理学院,与师生展开了一场以"智汇经典,艺融中西"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此前一日,戏剧团在校园内上演的经典剧目《仲夏夜之梦》以独特的现代演绎引发热议,此次交流聚焦经典改编的创新实践与跨文化共鸣,现场气氛热烈,思想火花频现。

创新舞台:传统经典的当代生命力

活动伊始,同学们踊跃提问:"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础上,《仲夏夜之梦》如何通过舞台设计与表演革新吸引年轻观众?"对此,戏剧团导演大卫·克里利(David Crilly)回应道:"主要就是对于韵脚的创新,每个角色的台词都有自己的韵脚,像王后和国王属于贵族阶级他们的韵脚就为五个拍,像工匠团属于普通阶级,台词方式呈现就比较平民化。再是台词节奏的创新,以五拍为基础,让台词以诗歌的形式展现"大卫导演的回答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剧中的创新设计和舞台展现。

永恒之问:人性之光穿越时空

      当被问及《仲夏夜之梦》跨越四个世纪的魅力根源,导演说道"《仲夏夜之梦》在现代仍然具有吸引力的原因是他包含了爱,不仅只有浪漫的爱情,还有父母与子女家庭之间的爱,还有朋友之间友谊的爱。不仅如此在父权社会下,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也富有很大的能量,她们不会被束缚于男性制定规则,女性服从的教条,她们也有反抗的决心与勇气"这体现了莎士比亚在创作艺术技巧、思想深度卓越品质和价值。

东方的回响: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隔空对话

交流中,文理学院学生介绍了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和剧目《牡丹亭》,并指出其与《仲夏夜之梦》跨越时空的三大共鸣:"二者皆以梦境重构现实,以女性觉醒对抗礼教桎梏,且都蕴含'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生命哲思。"学生也强调文化差异:"杜丽娘的'至情'承载儒家伦理突破,而仙王仙后的纷争更多折射西方个体主义觉醒。"

学术纽带:构建文明互鉴新范式

活动尾声,双方探讨了当前莎学研究的本土化转向。文理学院才老师补充道:"国内已有23所高校成立莎士比亚研究中心,其中清华大学团队运用AI技术对16世纪手稿进行语义分析,为经典解读开辟新路径。"

     当莎翁遇见汤公,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东西方戏剧的对话,更是人类对真善美的永恒追寻。期待此类交流催生更多创造性转化,让文化遗产在当代焕发新生。

微风轻抚,这场横跨四百年的艺术对话在合影快门声中落下帷幕。


撰稿:仝广凯

一审:罗婉莹

二审:覃学鹏

三审:刘武钢

南宁校区:广西南宁市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大道16号

桂林校区: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雁山街317号

党政办公室:0771-6031550(南宁)0773-8998055(桂林) 招生就业处:0771-6031555(南宁) 0773-8998009(桂林)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5-08 14:40:50